| 2007年全球數字電視機頂盒銷售量為1.024億臺,比2006年增長了12%。這是全球數字電視機頂盒年銷售量首次超過1億臺。 | |
| IPTV市場份額從2006年的3.6%提高到了5.9%,有線電視的市場份額提高到了36.2%,而衛星和地面電視的市場份額都下降了。測稱,在美國即將實施的模擬廣播向數字廣播轉換的推動下,2009年數字地面電視機頂盒的需求將增長。到2012年,全球數字電視機頂盒的銷售量將達到1.96億臺。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仍是主要的接入平臺。但是,地面電視將占全部需求的20%,IPTV將占17%。 | |
| 《2009-2012年中國數字機頂盒(STB)產業鏈調研市場調查與投資咨詢研究報告》由數字機頂盒行業研究組的專家根據國家統計局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海關總署、中國數字機頂盒協會、數字機頂盒研究所的權威統計數據和文獻,同時結合市場調研部門專職調研數據分析師的第一手資料撰寫而成,對2008-2012年我國數字機頂盒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及預測。該報告是您想了解此行業或進行投資、企業決策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。 | 產 |
第一章 數字機頂盒概念及分類 |
業 |
第一節 機頂盒的概念 |
調 |
第二節 機頂盒的分類 |
研 |
| 一、上網機頂盒 | 網 |
| 二、衛星直播數字電視機頂盒 | w |
| 三、數字地面機頂盒 | w |
| 四、數字有線電視機頂盒 | w |
| 五、IP機頂盒 | . |
第二章 數字電視與IPTV |
C |
第一節 數字電視業務概述 |
i |
| 一、數字電視定義及發展歷程 | r |
| 二、數字電視實現的功能 | . |
| 詳情:http://www.5269660.cn/R_2009-06/2009_2012shuzijidinghechanyeliandiao.html | |
| 三、數字電視的優勢 | c |
第二節 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現狀及發展規劃 |
n |
| 一、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現狀 | 中 |
| 二、我國數字電視發展規劃 | 智 |
第三節 機頂盒對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意義 |
林 |
第四節 IPTV業務概述 |
4 |
| 一、IPTV帶來的客戶價值 | 0 |
| 二、IPTV業務實現的功能 | 0 |
| 三、IPTV業務用戶端組網方案 | 6 |
第三章 數字機頂盒發展的政策環境 |
1 |
第一節 廣電部門政策和計劃對機頂盒發展的影響 |
2 |
| 一、《廣播影視科技“十五”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》 | 8 |
| 二、廣電總局關于開展有線數字廣播影視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 | 6 |
| 三、中國數字電視傳輸標準采用情況 | 6 |
第二節 機卡分離 |
8 |
第四章 數字機頂盒的技術標準 |
產 |
第一節 現有的數字電視標準 |
業 |
| 一、美國的ATSC標準 | 調 |
| 二、歐洲的DVB標準 | 研 |
| 三、日本的ISDB標準 | 網 |
| 四、DVB與ATSC的比較 | w |
| 五、三種數字地面電視廣播系統的比較 | w |
第二節 中國數字電視地面標準的制定 |
w |
第五章 數字機頂盒技術分析 |
. |
第一節 數字機頂盒的技術構成 |
C |
| 一、數字機頂盒的總體技術構成 | i |
| 二、數字機頂盒硬件芯片技術構成 | r |
| 三、數字機頂盒軟件構成 | . |
第二節 數字機頂盒的關鍵技術 |
c |
| 一、大規模集成芯片技術 | n |
| 2009-2012 Chinese digital set-top boxes ( STB ) industry chain research market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advisory report | |
| 二、嵌入式操作系統 | 中 |
| 三、數字通信技術 | 智 |
| 四、軟件平臺技術 | 林 |
| 五、條件接收技術 | 4 |
第六章 數字機頂盒市場發展研究 |
0 |
第一節 數字機頂盒發展概述 |
0 |
第二節 數字機頂盒生產成本分析 |
6 |
第三節 產業發展需解決的問題 |
1 |
第四節 市場成長影響因素分析 |
2 |
| 一、市場驅動因素 | 8 |
| 二、市場抑制因素 | 6 |
第七章 數字機頂盒市場規模分析與預測 |
6 |
第一節 全球數字機頂盒市場規模分析 |
8 |
第二節 2006-2008年中國數字電視用戶規模分析 |
產 |
第三節 中國CA |
業 |
第四節 分省數字電視用戶分布情況分析 |
調 |
第五節 數字機頂盒市場規模及預測分析 |
研 |
第六節 IPTV機頂盒市場規模及預測分析 |
網 |
第八章 數字機頂盒產業鏈研究 |
w |
第一節 數字機頂盒產業鏈 |
w |
第二節 產業鏈企業競爭態勢分析 |
w |
| 一、芯片廠商競爭態勢 | . |
| 二、兩類機頂盒企業的市場定位 | C |
| 三、CA系統和中間件對機頂盒成本的影響 | i |
| 四、數字有線電視運營商對機頂盒產業鏈的影響 | r |
第三節 機頂盒產業鏈面臨的問題分析 |
. |
第九章 數字機頂盒芯片及供應商分析 |
c |
第一節 數字機頂盒芯片設計架構分析 |
n |
第二節 全球芯片市場結構分析 |
中 |
第三節 芯片供應商情況分析 |
智 |
| 2009-2012年中國數字機頂盒(STB)產業鏈調研市場調查與投資諮詢研究報告 | |
| 一、ST | 林 |
| 二、IBM | 4 |
| 三、LST | 0 |
| 四、Philips(飛利浦) | 0 |
| 五、NEC | 6 |
| 六、Broadcom(博通) | 1 |
| 七、富士通(Fujitsu) | 2 |
| 八、北京海爾 | 8 |
第十章 數字機頂盒CA及CA廠商分析 |
6 |
第一節 有條件接收系統的基本組成 |
6 |
第二節 機頂盒CA發展分析 |
8 |
第三節 CA廠商分析 |
產 |
| 一、NDS | 業 |
| 二、Irdeto(艾迪德) | 調 |
| 三、Nagra和Canal+(被收購) | 研 |
| 四、Conax | 網 |
| 五、Viaccess | w |
| 六、天柏集團 | w |
| 七、算通(CTI) | w |
| 八、永新同方(TF) | . |
| 九、中視聯(DTVIA) | C |
| 十、朗視 | i |
| 十一、華諾 | r |
| 十二、CA供應商競爭分析 | . |
第十一章 數字機頂盒中間件供應商分析 |
c |
第一節 OPENTV |
n |
第二節 ALTICAST |
中 |
第三節 NDS |
智 |
第四節 CANAL+ |
林 |
第五節 MICROSOFT |
4 |
| 2009-2012 nián zhōngguó shùzì jīdǐnghé (stb) chǎnyè liàn diàoyán shìchǎng tiáo chá yǔ tóuzī zīxún yán jiù bàogào | |
第六節 LIBERATE |
0 |
第七節 上海高清 |
0 |
第八節 中視聯 |
6 |
第九節 天柏集團 |
1 |
第十二章 數字機頂盒制造商分析 |
2 |
第一節 同洲電子 |
8 |
第二節 湯姆遜(THOMSON) |
6 |
第三節 長虹 |
6 |
第四節 TCL |
8 |
第五節 海信 |
產 |
第六節 海爾 |
業 |
第七節 創維 |
調 |
第八節 廣東環網 |
研 |
第九節 天柏 |
網 |
第十節 上海全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|
w |
第十一節 福州卓異電子 |
w |
第十二節 深圳賽格高技術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|
w |
第十三節 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. |
第十四節 成都東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C |
第十五節 同方凌訊 |
i |
第十六節 浪潮電子 |
r |
第十七節 深圳市曼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|
. |
第十八節 數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c |
第十九節 蘇普曼電子有限公司 |
n |
第二十節 科華通(KHT) |
中 |
| 2009-2012中國のデジタル·セットトップ·ボックス(STB)産業チェーン研究市場調査と投資顧問レポート | |
第二十一節 上海大亞科技有限公司 |
智 |
第二十二節 康佳集團 |
林 |
| 第二十三佳創視訊技術有限公司 | 4 |
第二十四節 中興通訊 |
0 |
第二十五節 上海威斯康科技有限公司(WSTCON) |
0 |
第二十六節 湘計算機 |
6 |
第二十七節 福建實達電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1 |
第二十八節 大連大顯集團有限公司 |
2 |
第二十九節 深圳市彪騏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|
8 |
第三十節 北京數碼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|
6 |
第三十一節 北大青鳥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6 |
第三十二節 江蘇銀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8 |
第三十三節 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 |
產 |
第三十四節 MOTOROLA |
業 |
第三十五節 飛利浦 |
調 |
第十三章 產業發展策略及建議 |
研 |
第一節 建立更為合理的商業模式建議 |
網 |
第二節 實現機頂盒按需采購和成本綜合控制 |
w |
第三節 中-智-林-:降低終端用戶一次性投資 |
w |
http://www.5269660.cn/R_2009-06/2009_2012shuzijidinghechanyeliandiao.html
略……

如需購買《2009-2012年中國數字機頂盒(STB)產業鏈調研市場調查與投資咨詢研究報告》,編號:03A365A
請您致電:400 612 8668、010-6618 1099、66182099、66183099
或Email至:KF@Cir.cn 【網上訂購】 ┊ 下載《訂購協議》 ┊ 了解“訂購流程”
請您致電:400 612 8668、010-6618 1099、66182099、66183099
或Email至:KF@Cir.cn 【網上訂購】 ┊ 下載《訂購協議》 ┊ 了解“訂購流程”
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6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