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相 關 |
|
| 煤制油是以煤炭為原料,通過化學加工過程將煤炭液化轉變成石油和石化產品。全球范圍內,煤炭儲量比石油和天然氣更為豐富,且價格相對較低,一些富煤國家如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印度、德國等,都在加緊研究或開發煤制油項目。從長期來看,煤制油將會成為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戰略路徑之一,提供替代性液體燃料。 | |
| 富煤、貧油,少氣的資源稟賦,導致煤炭在我國能源生產結構中所占比重超過***%。隨著經濟高速發展,我國的石油產需矛盾日趨尖銳,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***%。推動煤制油產業化,將煤田變為油田,開辟新的液體能源生產渠道,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。面對石油供求緊張的局面,國家在制訂十一五期間的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時,提出有序推進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設,以奠定產業化發展的基礎。 | |
| **年**半年以來,盡管金融危機全球蔓延,宏觀經濟增速趨緩,但我國煤制油行業捷報頻傳,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。**年底,雖遭遇國際原油價格暴跌,全國擬建和在建煤制油項目的資金規模仍高達千億元之巨,潞安煤制油項目、神華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先后產出合格油品。**年**月,內蒙古伊泰煤制油項目順利出油;**年**月,晉煤集團煤制油項目成功出油,其他煤制油項目也沒有停止的跡象,我國煤制油產能進一步擴大。 | |
| 隨著煤制油工業化示范項目陸續成功投產,工業化技術得到驗證,在煤制油的經濟性得到保證之后,國家政策對煤制油和煤化工產業的支持力度將加大,煤制油項目投資潛力巨大。 | |
| 隨著自主化技術的不斷發展,工業示范項目的成功推進,煤制油項目投資的增加,**年中國煤制油生產能力有望突破***萬噸,全面超越南非。到**年,中國煤制油產業將形成***萬噸產能的規模。 | |
第一章 煤制油相關概述 |
產 |
第一節 煤制油簡述 |
業 |
| 一、煤制油介紹 | 調 |
| 二、煤制油的原理 | 研 |
第二節 煤制油與其他煤基燃料的優劣對比 |
網 |
| 一、甲醇燃料 | w |
| 二、二甲醚燃料 | w |
| 三、煤制油 | w |
第三節 中國發展煤制油的戰略意義 |
. |
| 一、發展煤制油產業可緩解能源危機 | C |
| 二、實施煤制油戰略應對石油進口壓力 | i |
| 三、煤制油是我國重要戰略儲備技術 | r |
| 四、發展煤制油有利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| . |
第二章 中國煤化工產業總體發展情況分析 |
c |
第一節 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概況 |
n |
| 詳^情:http://www.5269660.cn/R_2009-10/2009_2012meizhiyouxingyeshichangdiao.html | |
| 一、國內煤化工產業發展回顧 | 中 |
| 二、中國成為全球煤化工產業發展重點地區 | 智 |
| 三、我國煤化工的主要子產業鏈 | 林 |
| 四、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概況及特點 | 4 |
| 五、2008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分析 | 0 |
第二節 新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 |
0 |
| 一、新型煤化工產業主要特征 | 6 |
| 二、新型煤化工的核心技術 | 1 |
| 三、煤炭開發生產與發展新型煤化工的關系 | 2 |
| 四、中國新型煤化工發展有很大的空間 | 8 |
第三節 煤化工與石油化工間的競爭 |
6 |
| 一、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在燃料領域的競爭 | 6 |
| 二、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在化工原料領域的競爭 | 8 |
| 三、新煤化工產業向石油化工挑戰 | 產 |
第四節 煤化工產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|
業 |
| 一、煤化工產業發展受環境資源約束 | 調 |
| 二、企業發展煤化工存在的誤區 | 研 |
| 三、促進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對策 | 網 |
| 四、推動現代煤化工發展的措施 | w |
| 五、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須謹慎 | w |
第三章 中國煤制油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 |
w |
第一節 能源產業政策 |
. |
| 一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(征求意見稿)》 | C |
| 二、中國十一五能源發展規劃 | i |
| 三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》 | r |
第二節 煤制油相關政策 |
. |
| 一、煤炭產業政策 | c |
| 二、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| n |
| 三、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(2009-2011年) | 中 |
| 四、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 | 智 |
| 五、我國煤化工產業政策制定完成 | 林 |
第三節 國家對煤制油項目的調控政策 |
4 |
| 一、影響國家煤制油政策的主要因素 | 0 |
| 二、2006年發改委叫停小型煤制油 | 0 |
| 三、2007年政府調控煤化工行業盲目擴張 | 6 |
| 四、2008年發改委發布《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》 | 1 |
| 五、政府將嚴格控制煤制油新項目審批 | 2 |
第四節 政策對煤制油行業發展的影響 |
8 |
| 一、政策調整對煤制油行業的影響簡析 | 6 |
| 二、政策調控難抑煤制油開發熱情 | 6 |
| 三、國家控制煤制油總量預防能源轉換風險 | 8 |
| 2009-2012 China coal oil industry market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analysis report | |
| 四、煤制油行業發展需要政策引導 | 產 |
| 五、煤制油調控政策制訂須謹慎 | 業 |
第四章 煤制油行業發展分析 |
調 |
第一節 國外煤制油行業發展簡況 |
研 |
| 一、美國積極推進煤制油項目發展 | 網 |
| 二、南非煤制油合成航煤投入商業應用 | w |
| 三、印度RIL公司投巨資進入煤制油領域 | w |
| 四、南非Sasol公司擬在印尼開發煤制油項目 | w |
第二節 中國煤制油產業概況 |
. |
| 一、中國發展煤制油的可行性分析 | C |
| 二、中國煤制油產業發展回顧 | i |
| 三、中國煤制油產業初具規模 | r |
| 四、煤制油項目對煤質的要求 | . |
| 五、我國煤間接制油項目進展順利 | c |
第三節 中國煤制油行業發展現狀 |
n |
| 一、我國煤制油項目產能持續擴張 | 中 |
| 二、我國煤制油行業穩步推進 | 智 |
| 三、中國煤制油產業化進程加速 | 林 |
| 四、煤制油發展面臨商業運營考驗 | 4 |
| 五、國內煤企逆勢推進煤制油項目 | 0 |
第四節 中國煤制油行業重點區域發展情況分析 |
0 |
| 一、內蒙古煤制油行業發展升溫 | 6 |
| 二、新疆加速煤炭資源開發和轉化 | 1 |
| 三、寧夏開展煤炭間接液化示范工程 | 2 |
| 四、國內首臺煤制油氣化爐在山西研制成功 | 8 |
| 五、2018年陜西榆林煤制油產能將達1,000萬噸 | 6 |
第五節 煤制油行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|
6 |
| 一、中國煤制油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| 8 |
| 二、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| 產 |
| 三、制約煤制油產業化發展的因素 | 業 |
| 四、促進煤制油行業科學發展的措施 | 調 |
| 五、煤變油技術的國際合作力度須加強 | 研 |
| 六、煤制油產業應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| 網 |
第五章 中國煤制油重點項目進展狀況分析 |
w |
第一節 神華煤制油項目 |
w |
| 一、神華集團簡介 | w |
| 二、神華集團在煤制油領域的競爭優勢 | . |
| 三、2008年底神華煤制油項目順利出油 | C |
| 四、2009年神華煤制油項目再次開車試運行 | i |
| 五、2010年神華寧煤將開建煤炭間接液化項目 | r |
第二節 潞安煤制油項目 |
. |
| 2009-2012年中國煤製油行業市場調查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| |
| 一、潞安集團簡介 | c |
| 二、2008年底潞安煤制油項目正式出油 | n |
| 三、潞安煤制油項目發展成效顯著 | 中 |
第三節 伊泰煤制油項目 |
智 |
| 一、伊泰集團簡介 | 林 |
| 二、伊泰集團持續推進煤制油項目 | 4 |
| 三、2009年3月伊泰煤制油項目成功出油 | 0 |
第四節 晉城煤業煤制油項目 |
0 |
| 一、晉城煤業簡介 | 6 |
| 二、晉煤10萬噸/年合成油示范工程項目介紹 | 1 |
| 三、2009年6月晉煤煤制油項目正式出油 | 2 |
第五節 兗礦煤制油項目 |
8 |
| 一、兗礦集團簡介 | 6 |
| 二、2008年4月兗礦集團啟動榆林煤制油項目 | 6 |
| 三、2008年底兗礦第二個煤制油項目落戶新疆 | 8 |
| 四、兗礦集團逆勢增資煤制油項目 | 產 |
第六章 煤制油技術工藝介紹 |
業 |
第一節 煤炭液化技術的發展 |
調 |
| 一、煤炭液化技術概述 | 研 |
| 二、世界各國煤炭液化技術的發展 | 網 |
| 三、煤炭液化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綜述 | w |
| 四、從戰略高度分析煤液化項目的工業化 | w |
第二節 國外煤制油典型工藝 |
w |
| 一、德國煤液化工藝 | . |
| 二、日本NEDOL工藝 | C |
| 三、美國HTI工藝 | i |
| 四、俄羅斯煤加氫液化工藝 | r |
第三節 煤制油的技術路線 |
. |
| 一、煤直接液化技術 | c |
| 二、煤間接液化技術 | n |
| 三、兩種技術路線的比較 | 中 |
第四節 煤制油技術的發展情況分析 |
智 |
| 一、煤制油技術發展歷程 | 林 |
| 二、我國煤制油技術拓展新路線 | 4 |
| 三、中國煤變油技術支撐體系逐漸完善 | 0 |
| 四、煤制油的經濟技術分析評價 | 0 |
第七章 煤制油相關行業分析 |
6 |
第一節 石油 |
1 |
| 一、中國石油工業總體發展情況分析 | 2 |
| 二、2008年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回顧 | 8 |
| 三、中國石油產品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| 6 |
| 2009-2012 nián zhōngguó méi zhìyóu hángyè shìchǎng tiáo chá jí fāzhǎn zhànlüè fēnxī bàogào | |
| 四、高油價引發煤制油項目投資熱情 | 6 |
| 五、低油價使煤制油項目面臨成本壓力 | 8 |
| 六、石油價格波動影響煤制油行業發展 | 產 |
第二節 煤炭 |
業 |
| 一、我國煤炭資源儲量及分布特點 | 調 |
| 二、2008年我國煤炭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| 研 |
| 三、中國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方針和目標 | 網 |
| 四、大型煤炭企業角逐煤制油領域 | w |
| 五、煤價震蕩加劇煤制油產業風險 | w |
第三節 化工 |
w |
| 一、中國化工行業發展現狀 | . |
| 二、2008年我國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綜述 | C |
| 三、擴大內需市場使化工行業受益 | i |
| 四、我國進一步加快石化行業結構調整步伐 | r |
| 五、金融危機對國內石化行業的影響 | . |
第四節 環保 |
c |
| 一、我國環保行業總體情況 | n |
| 二、中國節能減排取得階段性進展 | 中 |
| 三、發展煤化工中的CO2排放問題 | 智 |
| 四、煤制油項目環境成本較高 | 林 |
第八章 中國煤制油行業投資分析 |
4 |
第一節 煤制油項目的投資潛力 |
0 |
| 一、煤制油產業的投資機會 | 0 |
| 二、我國煤制油自主化技術日趨成熟 | 6 |
| 三、國家政策仍將總體支持煤化工發展 | 1 |
| 四、煤制清潔能源中長期收益良好 | 2 |
| 五、我國煤制油投資遠景依然樂觀 | 8 |
第二節 煤制油項目投資概況 |
6 |
| 一、煤變油的戰略與成本分析 | 6 |
| 二、煤制油項目投資的經濟性簡析 | 8 |
| 三、全球煤制油領域投資趨熱 | 產 |
| 四、煤變油投資熱潮席卷全國 | 業 |
| 五、高收益使煤制油項目成投資熱點 | 調 |
| 六、煤變油產業投資需謹慎 | 研 |
第三節 石油企業涉足煤制油領域 |
網 |
| 一、殼牌延遲實施在華煤制油項目 | w |
| 二、中石化購買國外煤制油中試技術設備 | w |
| 2009-2012中國の石炭、石油業界の市場調査と戦略分析レポートの開発 | |
| 三、中石油與蒙古能源合作開發煤制油 | w |
| 四、中海油投資澳大利亞煤制油項目 | . |
第四節 煤制油的發展要素 |
C |
| 一、油煤比價 | i |
| 二、煤炭資源條件 | r |
| 三、水資源條件 | . |
| 四、環境承載能力 | c |
第五節 煤制油項目風險簡析 |
n |
| 一、金融風險 | 中 |
| 二、技術風險 | 智 |
| 三、成本風險 | 林 |
| 四、油價波動風險 | 4 |
| 五、政策風險 | 0 |
第九章 中國煤制油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|
0 |
第一節 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 |
6 |
| 一、煤化工聯產是產業進步的方向 | 1 |
| 二、中國煤化工產品需求潛力巨大 | 2 |
| 三、新型煤化工發展前景廣闊 | 8 |
第二節 中-智-林-:中國煤制油行業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|
6 |
| 一、中國煤制油行業前景廣闊 | 6 |
| 二、煤制油未來發展走向 | 8 |
| 三、2015年中國煤制油產業規模可超南非 | 產 |
| 四、2020年我國煤制油產能將達5000萬噸 | 業 |
| 圖表目錄 | 調 |
http://www.5269660.cn/R_2009-10/2009_2012meizhiyouxingyeshichangdiao.html
略……

| 相 關 |
|
如需購買《2009-2012年中國煤制油行業市場調查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》,編號:0383722
請您致電:400 612 8668、010-6618 1099、66182099、66183099
或Email至:KF@Cir.cn 【網上訂購】 ┊ 下載《訂購協議》 ┊ 了解“訂購流程”
請您致電:400 612 8668、010-6618 1099、66182099、66183099
或Email至:KF@Cir.cn 【網上訂購】 ┊ 下載《訂購協議》 ┊ 了解“訂購流程”

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65號